安阳市通用航空发展中心
民航要闻
民航局发布《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工作指南》
2023-10-16
日前,民航局发布《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进一步提升活体动物航空运输的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保障航空运输安全。《指南》包含6个章节,明确了适用范围、编制目的和相关定义,对托运人交付的活体动物健康状况、运输文件、运输容器以及标记和标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承运人和地面服务代理人的活体动物收运检查作业、组装作业、临时存放作业、容器装卸作业、机长信息通知、交付作业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在信息告知章节,《指南》对承运人如何制定和向社会宣传本公司的活体动物运输政策和程序给予了指导。《指南》还包含针对动物逃逸与航班延误的应急操作指导。在《指南》的7个附录中,不仅给出了供活体动物临时存放从业人员、装卸人员和应急处置人员使用的指导材料样例,明确了常见活体动物的运输要求,还对运输中可能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解答,同时将托运证明书、收运检查单、机长通知单等运输文件的样例也纳入了附录。《指南》将为托运人、承运人、地面服务代理人从事活体动物航空运输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并为民航局履行监管职责提供依据。相关服务提供者可参照《指南》内容,结合自身业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工作。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和监管局将根据《指南》对辖区所属承运人和地面服务代理人等服务提供者的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开展《指南》宣贯工作,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活体动物航空运输相关程序,提升民航活体动物运输保障能力,为航空运输持续安全可控、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来源:中国民航局
一图读懂 《民用机场名称管理办法》
2023-10-16
来源:中国民航局
解读《航空货物装卸工作规范》
2023-08-23
8月18日,为进一步完善航空货运规章标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民航局发布了《航空货物装卸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的编制背景是怎样的?编制过程中有哪些考虑,包含哪些要点?《规范》的发布将为行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下一步将如何更好提升航空货物装卸保障能力?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  整章建制、规范操作引导行业“软硬平衡”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航空物流发展建设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地相继加大了对航空货站、货邮操作、地面保障等基础设备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我国航空货运实现快速发展,为促进经济循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行业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情况。为此,《“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以“建规范、优环境、强监管”为核心,加快填补航空货运领域的法规标准空白,建立健全符合航空物流发展规律的规章标准。从货运市场及运行管理的角度,拟构建以《公共航空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为基础,涉及货运重点操作环节、重点货物保障的一整套规范性文件体系。  从货物运输流程上来看,装卸是航空货运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其对于行业规范性文件也有着充分的现实需求。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航空货物装卸服务环节,前期行业内主要存在这些问题:一是装卸环节的管理制度、作业程序等仍待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二是枢纽机场保障航班起降架次持续高位运行、保障资源紧张等情况,导致装卸工作压力增加,安全保障压力增大;三是中小机场受货运业务规模等因素影响,货运业务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机场管理机构对货运业务关注度普遍不足,资金、人员、设备设施投入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航空货物在装卸过程中,货物或机舱受损、装错货舱等情况时有发生,保障链条的透明度、精细度不够,操作环节成本增加,客户体验感下降。  “编制《规范》这样具体的操作规范,就是着眼于提高航空货运的流转效率和操作质量,从而最终提升整体保障水平。”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从安全管理和经营效益两方面对《规范》发布的意义作出解读:从安全管理上来看,货物装卸不仅需要经过组装、机坪装卸等操作,还需符合装卸顺序、装卸方案、信息传递等相关要求,因此,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装卸操作是确保航空货物运输安全的必然要求。《规范》对货物装卸中库区组装、货物交接、机坪装卸、监装监卸等环节进行有效约束与合理引导,将有助于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并深化安全隐患治理、防控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从经营效益上来看,装卸质量直接体现了货站与机坪的服务水平,高效有序的装卸也是改善货站与机坪管理形象、提高经营效益的现实需要。此前,由于缺乏针对货物操作保障、较为系统性的管理文件,行业在装卸管理中普遍存在标准流程不够完善、日常监管不够充分、操作培训不够全面、装卸调度不够灵活等现象。《规范》的发布,将有助于较好地为行业管理提供支撑,为基层监管提供依据,为安全操作提供保障。  聚焦痛点、精准指导助推业务提质增效  此次发布的《规范》涵盖了航空货物装卸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规范》首先明确了装卸服务提供者、集装器识别代码、货物装载系统、系留带等相关术语的基本定义;其次结合实地调研,聚焦货物装卸环节的关键堵点、痛点,明确了承运人要求、装卸服务提供者要求、货物装卸各环节的作业要求等内容,并对相关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安全管理体系提出要求,在附录中对相关细节与注意事项作出规定;同时,围绕新模式、新业态,提出了支持电子化、无纸化、信息化的业务发展导向。“通过强化货物装卸环节监管,《规范》希望能更好地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倒逼企业实现管理规范化、流程标准化、作业高效化。”  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编制中,《规范》主要遵循了规范性、安全性和引导性三个原则。在规范性原则方面,编制组认真研究并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际运输规则》《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航空器重量与平衡控制规定》《客舱装载货物运输(运行安全通告)》《民用航空货物运输术语》《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行业文件,确保《规范》合法合规。  在安全性原则方面,《规范》为更好促进行业生产安全运行,对装卸过程中与安全相关的多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力争消除各项安全隐患。同时,《规范》围绕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着力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将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作为重要内容予以明确,体现出航空货物装卸环节具有安全、效率和服务等多重属性。  在引导性原则方面,《规范》对航空货物装卸工作的一般性操作流程与要素进行了详细说明,在对装卸相关操作形成约束的同时,注重安全保障与生产效率提升,便于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装卸管理的相关制度;便于监管部门依据监管事项库对辖区企业的装卸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进一步引导企业落实装卸环节工作责任。  深化改革、科学治理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民航发展形势面临深刻变化,航空物流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一方面,新的发展形势对行业货运保障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航空服务消费需求也正朝着个性化、多元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单纯依靠扩大投入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下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行业针对货物装卸环节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规范》进一步明晰航空货物装卸工作作业流程,厘清责任边界,对提高货物装卸能力和航空货运服务质量提出要求,将有利于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当下该环节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推动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也将是实现由“泼墨”式发展到“工笔”式发展的重要推手。  据了解,除完善规范化体系文件外,未来,行业还将从多个方面推动货物装卸保障能力的提升。在推进标准化规范作业落实方面,将在《规范》形成的基础上,引导各保障主体根据不同保障场景进一步梳理自身保障流程、步骤与操作方法,提炼操作经验,创新建立符合自身业务实际的标准化装卸流程操作程序,并加强员工培训,推动标准化工作成为工作常态,实现装卸行业标准化、规范化运行。在推进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方面,将加快航空货物装卸全流程信息化、智慧化升级改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技术、新装备使用,逐步推进对传统人员操作的“减负”,降低人为差错率,提升服务质量;深化行业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推进航空货物装卸的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实现行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在注重行业人文关怀方面,将引导企业加强人性化管理,持续推进站坪职工共享休息室等暖心工程和创新举措,注重员工主体性和参与性,营造和谐良好工作氛围;优化装卸人员管理模式,在工作安排、薪酬福利、职业培训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精细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内在潜力。  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民航局将一如既往秉持“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理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紧紧围绕航空货运链条关键环节,统筹推动相关规范性文件出台,进一步建立健全航空货运规章标准体系,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民航局
民航局发布《航空货物装卸工作规范》
2023-08-23
8月18日,民航局发布《航空货物装卸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旨在进一步做好航空货物装卸管理工作,提高装卸操作的规范性、标准性、安全性,推动航空货物运输行业管理能力与安全、服务保障水平提升。《规范》将于2023年11月1日起实施。  《规范》包含13个章节与6个附录,明确了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及航空货物装卸工作的相关术语和定义等,并对承运人、装卸服务提供者、组装作业、交接作业、机坪装卸作业、监装监卸作业、信息传递及保存、人员培训、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附录中,《规范》对承运人在货物组装、机坪装卸、货物支撑、货物阻挡和支架固定、中转运输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和承运人手册的相关内容予以明确,并明确了装卸业务操作科目的培训内容。  《规范》将为承运人、装卸服务提供者从事公共航空货物和邮件的装卸相关工作提供标准和指导,并为民航局履行监管职责提供依据。各承运人、装卸服务提供者可根据自身业务实际,在公司相应管理或操作手册中制定不低于《规范》标准的要求。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和监管局将根据《规范》对辖区所属承运人、装卸服务提供者的货物和邮件的装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开展《规范》宣贯工作,还将制定形成专门检查单,选取部分监管局开展试点,并在进一步完善后纳入民航局监管事项库,由监察员在日常工作中根据检查单开展督促检查。  来源:中国民航局
解读|《通用机场选址技术指南》
2023-08-10
日前,民航局印发了《通用机场选址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共分三册,对通用机场的选址工作进行分类指导,以促进通用机场的建设与发展。《指南》发布的背景是什么?《指南》在编制过程中有哪些考虑?《指南》的发布会对行业带来哪些影响?《指南》课题组为广大读者进行解读。问:《指南》的发布基于什么样的背景?答:随着通用航空“放管服”改革的推进,我国通用机场迎来了快速发展新时期,各地掀起通用机场建设热潮。通用机场较运输机场存在服务领域广泛、分类复杂、建设需求差异大等特点,不同类型和用途的通用机场选址缺少相应规范标准,目前普遍参照运输机场的标准执行,导致有些类别通用机场选址程序复杂,建设周期长,建设要求偏高,客观上制约了通用机场的发展。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8号)精神,落实“分类管理、放管结合、以放为主”的要求,民航局于2019年1月21日下发《关于推进通用航空法规体系重构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通用航空法规体系重构路线图,形成了通航业务框架和通航法规框架,“两个框架”为开展中国民航通航政策法规体系重构指明了方向。选址是通用机场建设的第一个环节。选址工作的质量往往对通用机场后续建设与运行有重要影响。为加强对通用机场选址工作的指导,编制了本《指南》。问:《指南》在编制过程中有哪些考虑?答:一是通用机场类型。通用机场所运行的飞机种类繁多,包括陆上固定翼飞机、旋翼类直升机和水上飞机,机场建设位置不一,不仅有建于地面的,还有建于楼顶和水上的。不同类型的航空器对选址要求差异很大。《指南》根据通用机场飞行场地物理特性和拟使用航空器类型,将选址工作分为跑道型、直升机场和水上机场三类分类指导。由于《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已涵盖建设直升机水上平台和船上直升机场相关要求,因此《指南》内容并未涉及,但指导建设单位按《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开展飞行场地设计和论证,以提升后期运行安全水平。二是分类优化通用机场选址程序。依据国办发〔2019〕33号文件规定,通用机场由地方政府负责建设审批,民航在选址和验收阶段进行行业审查把关。《指南》围绕机场场址在“保障航空器安全起降”“对邻近机场产生影响可协调解决”等涉及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细化机场选址要求,同时对使用临时性设施建设通用机场的选址程序进行了简化。此外,选址指南还简化了对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函件的要求。问:《指南》相比运输机场选址的主要区别?答:一是降低了选址要求。通用机场规模小,对周边环境要求低于运输机场。《指南》结合通用机场的功能定位,遵循“安全、适用、绿色、经济”的原则,对场地条件、气象、净空、环境以及报告附件等部分条件的要求适当降低。二是简化了选址程序。通用机场选址允许单一场址论证,不强制要求开展比选。对于通用机场来说,服务对象可以是单独的景区、医院、农场等,或者建设单位已有意向的场址,可仅对单一拟选场址进行论证,大大提高了部分类型通用机场选址的灵活性。但从提高选址科学性角度出发,《指南》引导鼓励建设规模大、投资高的通用机场宜开展场址预选及比选工作,科学选定条件更优、投资更合理的场址,降低决策风险和建设投资。三是规范了选址流程。长期以来,通用机场选址基本上是参照运输机场选址相关规范执行,各地选址流程迥异,缺乏统一的标准。《指南》的发布对通用机场选址流程进行了规范,提高了通用机场的建设效率。问:《指南》的主要创新点有哪些?答:《指南》从通用机场建设的实际出发,根据是否建设永久固定设施、是否申请固定使用空域等情况,将通用机场分为建设永久性设施的通用机场和建设非永久性设施的通用机场两种情况。提倡通用机场建设遵循通用航空发展规律,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通用机场功能定位,按照安全、适用、绿色、经济的原则,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不能简单套用运输机场建设标准,过度超前,鼓励建设草地、水上、土质等简易适用、低成本通用机场,支持远程塔台、无塔台、无人值守机场运行模式。问:《指南》的发布会对行业带来哪些影响?答:《指南》作为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行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军民航管理机关、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通用机场建设者、民航咨询设计单位以及民航监察员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和帮助。《指南》的制定,解决了通用机场选址无技术标准可依的状况。各地建设通用机场,可根据需求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选址,引导通用机场建设发挥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合理确定通用机场的建设规模,发挥通用机场的辐射功能,完善地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指南》的制定,有利于加快推进通用机场规划建设,解决通用机场“落地难”的问题,突出通用机场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助于建设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体系,进一步推动通用航空业的发展。来源:中国民航局  
民航局召开月度航空安全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
2023-07-21
7月19日,民航局召开月度航空安全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分析6月民航安全形势,对下一步做好民航安全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副局长胡振江、韩钧出席会议。胡振江主持会议。  围绕扎实推进近期安全重点工作,会议指出,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各单位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安全工作政治站位,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高度认识和对待民航安全,始终把安全作为民航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要按照民航局党组关于近期民航安全工作相关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系统观念,积极探索创新突破,扎实做好各项安全风险防范举措,切实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暑运关键时期航空运输安全平稳有序运行。  会议要求,要坚持“安全第一”思想不动摇,时刻保持对安全生产形势的清醒认识。各级监管部门要督促生产运行保障单位严格落实安全有序恢复航空运输市场第六阶段工作方案,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理性客观认清自身安全保障能力,实事求是制定生产计划,科学精准安排运量规模,牢牢把握稳字当头这一原则,严密生产组织和运行管理,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留有余地,切实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确保旅客安全、有序、满意出行。要持续抓好关键岗位人员资质能力建设,持续关注三年疫情对人员资质能力和思想作风,特别是基本操作技能的影响,针对性做好技术排查、教育培训,持续抓好关键岗位人员的身心健康、思想稳定和人文关怀,提升安全生产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和持续胜任力。要固化安全保障能力动态评估机制,基于评估结果对企业实施差异化管控,对安全基础薄弱、综合保障能力不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果断限制其航班运行总量,加强日常监管力度,坚决防止超安全保障能力组织生产运行。  会议强调,要从三个方面全力抓好当前阶段航空安全重点工作。一是增强紧迫感,继续扎实推进隐患排查整治。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要结合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要求,进一步强化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主动会同有关各方加强联合调研、执法,重点聚焦不停航施工、净空管理、空飘物治理、无线电保护以及中小机场、航司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长效沟通协调机制,总结联合监管的典型经验,解决阻碍辖区安全发展的关键问题,促进高质量发展。二是紧盯典型事件,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主责单位和主要监管部门务必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件的调查处理和整改闭环,从根源上查找深层次问题,从早从快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弥补安全管理漏洞。三是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夏季运行安全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高度警惕,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切实压实各方责任,充分认识雷雨天气给安全带来的风险,严密防范相关安全风险。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深入基层一线,强化安全管理,抓好生产运行组织,同时做好基层员工的关心关爱和劳动保护工作。要围绕依法整治“机闹”、维护航空安全秩序,提高千万级机场航班近机位靠桥率,做好成都大运会航空运输保障等重点工作专项部署,坚决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民航局总飞行师、总工程师、安全总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监察组和审计署交通运输审计局有关同志,民航局机关各司局及局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民航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分别在主、分会场参加会议。  来源﹔中囯民航局  
12...45678...910 共55条 10页,到第 确定